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省本级预算执行中追加支出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6-29 15:53:1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468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省本级预算执行中追加支出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省本级预算执行中追加支出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黑政办发 〔2006〕53号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黑龙江省省本级预算执行中追加支出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6年8月30日


黑龙江省省本级预算执行中
追加支出审批管理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年初预算以外追加支出的申报、审核、批准和监督管理程序,加强对省本级预算执行中追加支出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预算执行中追加支出的原则
  (一)坚持刚性执行预算的原则。省本级年度预算经省人大批准后,除极特殊情况,一般在执行中不予追加支出,以切实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二)坚持区分轻重缓急的原则。特殊情况必须追加的,要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中准予追加支出的范围和政策要求,除情况紧急亟需办理的事项予以追加支出外,尽可能把其他新增支出纳入下年度预算。
  (三)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省本级预算执行中追加支出要有合理的资金来源,统筹兼顾,量力而行,确保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四)坚持集体决策的原则。按照追加预算支出审批程序和权限,实行省财政厅例会审核制、大额支出项目省政府分管领导逐级审批制以及重大支出项目省长办公会议确定制。
  二、预算执行中追加支出的范围
 (一)国家出台新政策,要求地方安排资金的支出项目;
 (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新增支出项目;
 (三)发生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等不可预见新增支出项目;
 (四)正常的增人、增资等新增支出项目;
 (五)其他必须的追加支出项目。
  三、预算执行中追加支出的资金来源
 (一)总预备费;
 (二)国家补助;
 (三)当年预算收入超收;
 (四)其他可动用资金。
  四、预算执行中追加支出的审批
 (一)申报。
  1.按照事权范围,以省委、省政府名义举办的事项需追加支出的,先由省直主管部门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事项后,向省财政厅 提报经费申请。
  2.其他符合追加预算支出范围的新增支出,由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地)、县(市)直接向省财政厅提报申请。
  3.省政府原则上不直接受理申请资金事宜。
 (二)审核。
  省委、省政府批准的追加预算支出事项、省直有关部门及市(地)、县(市)提报的追加预算支出申请,由省财政厅负责审核。其中额度在50万元以下(含50万元)的追加预算支出项目,由省财政厅预算部门分管处和预算处提出审核意见,经分管副厅长和分管预算工作的副厅长审定后,报厅长审批;额度在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的追加预算支出项目,由省财政厅预算部门分管处提出审核意见,分管预算工作的副厅长召集分管副厅长和预算处、预算部门分管处负责人例会审议,经厅长审定后,上报省政府审批;额度在100万元以上的追加预算支出项目,由省财政厅预算部门分管处提出审核意见,厅长召集相关分管副厅长和预算处、预算部门分管处负责人例会审定后,报省政府审批。经审核,不符合追加预算支出的项目,省财政厅以书面形式告知申报单位。
 (三)批准。
  1.省财政厅负责批准以下追加预算支出项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明确规定的具体项目和额度,省直部门和单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正常基本支出,省直部门和单位编制内符合规定标准车辆更新,以及审核后额度在50万元以下(含50万元)的追加预算支出项目。
  2.国家补助我省的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依据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商省直主管部门提出分配意见,报相关副省长审批,并实行按月向协管财政工作的副省长和省长报备制。
  3.除上述追加预算支出项目,审核后额度在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的,由省财政厅报协管财政工作的副省长审批,并实行按月向省长报备制;审核后额度在1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含2000万元)的,由省财政厅报协管财政工作的副省长和省长审批;使用总预备费,报省长审批;审核后额度在2000万元以上的,由省财政厅报经协管财政工作的副省长和省长同意后,通过省政府省长办公会议确定。
  4.追加预算支出纳入部门调整预算,并报省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备案。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部门预算。省直各部门应提前确定下一年度工作计划,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编制部门预算。省财政厅根据当年省本级财力水平,将确实需要安排的支出项目纳入年初部门预算,确保部门正常支出需求,切实减少预算执行中的追加支出。
  (二)严格审核把关。要严格执行追加预算支出审批程序,明确审批权限,做到依法办事,严格把关,公正透明。加强申报和审批各环节管理,任何资金的审批、下拨都必须做到手续完备、责任到人。强化追加预算支出批准集中管理,防止多头审批。
  (三)加强监督管理。审批下拨各项资金特别是专项资金,实行目标责任管理,跟踪问效,出现问题要追究责任。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

卫办疾控发〔2009〕1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推进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进程,掌握病区防治措施落实进度,动态观测病情变化趋势,综合评价改水工程运行效果,提高防治质量和管理水平,我部组织制定了《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实施。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七日

附件: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试行).doc
http://www.gov.cn/gzdt/att/att/site1/20090907/00123f37b49e0c0ef8e602.doc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关经费项目收支标准试行办法

国家教育委员会 国家物价局 财政部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关经费项目收支标准试行办法

1988年12月4日,国家教委 国家物价局 财政部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和国家教委、财政部(87)教考字00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收入类
一、报名考务管理项目:
1.报名费:每人每门课2元
2.考务费:每人每门课3元
3.毕业生审定费:专科每人4元,本科每人5元
二、委托、验收和认定学历的考试费用项目:
1.受业务部门委托,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织协调的考试,由业务部门向全国考委支付一定的命题协调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部门向当地自学考试机构支付考试补助费。
支付考试补助费(含复考)计算的标准为:
①全年报考人数3001人次以上的(每人报考一门课为一人次),每人次9元。
②全年报考人数2001至3000人次的,每人次10元。
③全年报考人数1001至2000人次的,每人次11元。
④全年报考人数1000人次以下的,每人次15元。
参加委托考试的应考者应按当地规定交纳报名费,每人每门课2元,各地自学考试机构不得另收其它考试费用。
2.验收和认定学历的考试,被验收单位和被检查单位除应支付考试命题协调费外,还应向各地自学考试机构支付考试补助费,每人次8-10元(含报名费)。
省自学考试机构应将收取的部分考试补助费拨给地(市)、县(区)自学考试机构作为考务费用。

支出类
一、考务管理项目:
1.租借考试场地费:每天每室10-20元。
2.监考人员补助费:每天每人5-10元。
3.考场服务人员补助费:每天每人3-6元。
4.集中入闱期间直接参与试卷印制工作,以及考试期间负责试卷运输和保管等项工作的人员保密补助费:每天每人3-5元。
5.报名期间参与工作人员补助费:每天每人3-5元。
6.登分、统计等费用:
登分、统计、填写成绩单和合格(毕业、专业)证书等登统工作补助费,按每份试卷或每份单科合格证书付0.03-0.15元。
7.评阅试卷劳务费:
评阅试卷每份(按实考试卷计)0.4-0.8元。
从试卷送入评阅点到试卷经检查合格后交付给省自学考试机构止。
8.参加阅卷的工作人员(省自学考试机构选派的)补助费:每天每人3-5元。
9.参加毕业生审核工作人员补助费,每天每人3-5元。
第4、5、6、7、8、9款规定的补助费,由省自学考试机构统一组织集中食宿的,均不包括伙食和住宿费。
二、命题、审配(组)试题项目:
1.教师集中入闱命题、审配试题和组建题库补助费:
依据入闱时间长短每天每人5-10元(伙食和住宿费除外)。
2.分散征集试题,应根据试题题型和质量合理地付给教师费用,每题0.3-1元。
3.采用套题计算费用,每套试题(含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50-120元。
4.参加入闱命题工作人员和教师人数比例不应超过1∶5。如教师人数不足十人其工作人员不应超过三人。
工作人员除提供伙食和住宿外,每天每人补助费3-5元。

其 他
一、承担自学考试工作的学校及制订编写考试计划、大纲和教材所需经费项目:
1.根据(87)教考字001号文件第三条规定:普通高校承担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所支出的费用,一般应在上级核定的高等学校经费预算中列支。
2.制订各专业考试计划、编写大纲和课程教材应按有关规定支付费用。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学考试机构确立的科研和实验费用,应根据工作量多少及有关规定核拨适量的经费。
二、课程实验(外语听说)、毕业论文答辩(设计)费用应根据当地学校的标准酌情收支。